培养孩子“亮剑”精神
学会自信、坚强 懂得惜福、感恩
18165409066 18066769736
总公司地址:
西安分公司地址:
西安市小寨西路98号皇家公馆
西安分公司联系电话:
029-89325189 18165409066
24小时咨询热线:
唐老师:18165409066
别忘了你也曾是孩子
[亮剑教育集团] 发布时间:2024-08-22 09:29
今年三月,乍暖还寒。我从爸妈家出门去附近办事,借他们的自行车骑。刚出门有冷风吹过,想起忘了戴手套,于是回家,看到钥匙柜上扔着爸爸平日干粗活时带的白色粗线手套,想都没想就拿走了。
于是,我就这样穿着必须小心干洗的优雅的墨绿色美丽诺羊绒大衣,带着爸爸的斑驳农民工同款手套,悍然出门了。一路走,一路不停的把手套拉上来,塞进袖子里,因为它已经很旧,质量变得很懈,总是自己褪到手掌。
在电梯的镜子里看到自己,觉得很可笑,这两件不太可能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单品,居然被我如此“和谐”的搭配在一起,这在我生孩子之前,是无法想象的。把“手套”的功能,很简单的还原为“保暖”,忽略任何其他附加价值,这也是一种“返璞归真”吧。
骑着自行车上街,太阳照在我的粗线手套上,那一刹那,我忽然笑了。
我想起了26年前的自己。那一天,也是这样乍暖还寒的三月天,也是这样的灿烂阳光,我也是这样的骑在车上,戴着一副旧手套。
那年我13岁。初一。我那时候的男朋友(好吧,我承认文艺女青年恋爱实践开始的早,那时候的早恋也不过就是不执手的相看)的生日是在三月,所以我们约好一起出去——当然,这是不会跟家里人说的,只是告诉他们我要出去玩。
我出家门,骑上自行车要走,爸爸追出来。我心想,“坏了”!
没想到爸爸并没拦我,只是把我的红色线手套递过来说,外面冷,骑车戴上手套。
那副手套是我故意留在家里没戴出来的,已经很旧了不说,而且好几个手指的指尖都磨出了破洞,露出手指肚,特别难看。我为了“约会”,精心打扮了一番,怎么能让这一副手套破坏整体感觉呢?
“我不冷。”我毫不犹豫的拒绝了,虽然一阵寒风吹过。
“让你带上你就带上”,爸爸坚持着。
“我不想带”。我觉得那付手套好丢脸,如果我带了,整个人的形象都毁了。
“不带手套不许走,这么冷的天骑车怎么能不带手套?”爸爸坚持着。
眼看时间要到了,我赌气抢过那副手套,看都不想多看一眼,胡乱的套在手上。三四个肉色的手指头尖臊眉耷眼的从手套里顶出来,一副倒霉相。
“我走了”。我头也不回的骑上车。
出了爸爸的视线范围,我就停车下来了。
“就算是手冻僵了,也不能让这副手套破坏我的形象。”
我迅速把手套摘下来,团成一团,却不知道藏在哪里:我没带包,也没穿大衣。塞在裤兜里面太鼓了不好看,扔在车筐里面的话——万一被对方看到,好奇问我为什么不戴,岂不是更没面子。
我用间谍放情报的眼光找来找去,终把它们藏在了自行车座位底下。必须放稳妥,不能丢。因为回家的时候,显然还是要先戴上手套再进门的。
那一天见面的内容和过程,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了。但是一直记得当时觉得破洞手套带来的丢脸的感觉,跟男生见面时想要呈现的的感觉,还有,手真的很冷。
26年后的今天,我在做亲子教育的工作。当我有一次和工作坊上的妈妈们谈到,父母对孩子着装问题的干涉时,一位妈妈提到,她在青春期的时候,穿破洞牛仔裤,松糕鞋,遭到爸爸的强烈反对,不仅讽刺谩骂,还有强令禁止。
“有用么?”我问。
“我把衣服带着,到了学校就换。回家再换回去,他看不见。”那位妈妈说。
“爸爸可能不太理解这是当时的‘时尚’ ”。我说。
“其实爸爸忘了,他上学的时候也曾经这样,”那位妈妈沉浸在往事中,动情的给我讲,“我奶奶说,我爸小时候家里特别特别穷,给我爸的伙食费根本不够吃饱。我爸上中学的时候特别想要一件当时流行的男士背心,其实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跨栏背心,但是那也远远超过家里能支付的价格。毕竟,家里是不会轻易给孩子买新衣服的。所以我爸就每天早饭只吃馒头喝水,中午饭不吃,就这样偷偷攒了两个月,才买了一件。这时候天气都已经冷了,快穿不上这样的背心了。”
后来呢?”
“我爸把这件衣服穿回家,被我奶奶好一顿骂,差点给他撕了。”
“爸爸为什么那么想要这件衣服呢?”
“想好看啊,酷,帅!就跟我当年想穿破洞牛仔裤和松糕鞋一样啊!”那位妈妈忽然有点黯然,摇摇头说,“可惜爸爸忘了,他当年也曾经追求过‘时尚’。”
有的时候,当我们长的足够大,我们会忘了,自己曾经“小”过。
每个大人,都曾经是小孩。
我们忘了自己青春期的时候,是多么的敏感,执着。爱惜眼睛的一样的在乎自己在外人面前的形象
我们忘了自己上小学的时候,拿到低分考卷时回家的恐惧。甚至有时会偷偷模仿家长签字。
我们忘了我们有时候就是会忽然特别不想去幼儿园,甚至没有什么“拿得出手”的理由。如果妈妈能允许我们“在没有生病的情况下”不去幼儿园,哪怕只有一次,我们该多么开心啊!
我们忘了自己曾经去商场看到特别喜欢的玩具,如果能拥有一般会在小朋友面前特别骄傲。但是家里人不肯买还骂我们不懂事,甚至不让我们哭的时候,心里的委屈和愤怒。
我们忘了自己多喜欢下雨之后用小脚踩水,看着水花飞溅,那种兴奋溢于言表,完全不会在乎衣服是不是弄脏。
现在, 我们对孩子做的那些事,可能正是曾经让小时候的我们感到难过和愤怒的。
而现在我们的孩子在做的事,可能正是我们小时候同样做过的。
但是在我们眼里,他们“叛逆,淘气,不听话,撒谎”。
我想起一次课程上,一个妈妈问我:“两岁的孩子总是故意跟家长作对,怎么办?”
我问她“故意作对有什么具体表现?”
她说,“孩子想要东西的拿不到就大叫,如果大人给的不是他要的,就哭。把他手里的玩具拿走也哭,尖叫。
我说,“孩子想要东西,所以会叫,当他还不会很好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时候,只能大叫。如果大人给的不是他要的,他不满意,所以会哭,这是在告诉你给的不对。你把他喜欢的东西从他手里拿走,他不开心,所以会哭。这只是表达自己的正常感情。
让我们心里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朋友,我们会对孩子有更多理解。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因为特定的原因,不去满足孩子的要求,但是至少,可以更加理解他的感受,不去批评他因此产生的负面情绪。
当我们给了更多理解,孩子也会回报我们更多的配合。
大人和孩子,并不是两个对立的阵营。
而是同一个人,身处在不同时期的人生阶段。
每个大人心里都有个孩子,每个孩子以后也都会成为大人。
这是一个首尾相接的圆。理解是相互的,爱是流动的。
当我们心里有个一个能懂得孩子的孩子,孩子眼中就有了一个让他喜欢的大人的榜样。
当他发自内心的喜欢我们,想要成为我们的时候,教育还会是一件困难的事么?